close

  推進新型城鎮化對廣東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廣東發展全局、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6月15日召開的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即是為了順應這一重大趨勢並結合自身實際,對全省新型城鎮化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的一次會議。從大會現場看,我省對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重點、抓手已經清晰。南方日報記者也從會上獲悉,到2020年,我省將推動超過1300萬人進城。
  ●南方日報記者 盧軼 肖文舸
  通訊員 岳建軒
  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提高到7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實現不少於600萬本省和700萬外省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
  我省將啟動國家新型城鎮化示範省創建工作,力爭為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有益經驗。同時在我省不同區域開展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試點建設。省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2511”試點工程,即選擇2個城市、5個縣城、10個建制鎮作為綜合試點建設,選擇10個項目作為專項試點建設。
  未來5年省財政每年拿出不少於10億元,支持開展新型城鎮化發展重大專項工作和試點建設。
  尊重規律現實
  突出兩大抓手
  從會議來看,廣東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大精神就是對規律和現實的尊重。
  既遵循城鎮化的內在規律:城鎮化發展本身是一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自然歷史過程,不可能再走粗放發展的路子,也不能靠行政命令,一哄而上、大幹快上。而是要從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對城鎮化的內在要求出發,使之成為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水到渠成的過程。使之與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相適應,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水平相適應。
  也遵循我省各地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異的實際情況:會議提出推進我省城鎮化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提出從我省城鎮化發展的區域特點來看,應分類抓好三類地區的城鎮化發展:珠三角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粵東西北堅持走中心城市帶動的路子;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縣城則應加快做大做強,以協調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全面推進城鎮化,更需要找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抓手。從會議講話精神來看,廣東從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的不同實際出發,突出了兩大抓手:要以“三舊”改造為抓手推動珠三角城市更新;以擴容提質為抓手,推動粵東西北地級中心城市做大做強。
  以問題為導向
  深化改革推進
  廣東是全國城鎮化率最高的省份,城鎮化率基本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珠三角也是全國城鎮化率最高的區域,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不過這次會議並未過多強調成績,反而以問題為導向,直指當前我省在城鎮化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會議指出,我省要破解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難問題,有序加快市民化進程;破解城鎮土地利用粗放低效問題,提高城鎮節約集約用地水平;破解各類“城市病”多發問題,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破解城鎮空間結構不合理問題,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要處理好人與城、政府與市場、大中小城市之間、軟硬件建設之間、發展與保護這幾組關係。
  而要破解上述難題,處理好這幾組關係,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東,勢必將把新型城鎮化與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為此,我省將系統推進城鄉規劃體制改革、土地管理體制改革、城市治理體制改革、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紅利、要效益。
  以人為本推動人口城鎮化
  何為新型城鎮化?昨日的會議也作出了清晰闡釋: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廣東更格外關註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提高到7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即實現不少於600萬本省和700萬外省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這不僅僅需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更關係到城市綜合承載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否滿足進城人口的需要。
  為此會議提出,全面放開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落戶限制,全面放開除廣州、深圳以外城鎮外來務工人員直系親屬隨遷限制和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落戶限制,全面放開除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以外的中小城市及建制鎮落戶限制。
  同時優化城鎮人口佈局:廣州和深圳要嚴格控制城市和人口發展規模;珠三角要引導人口向珠江西岸流動;東西兩翼要培育2-3個300萬人左右的大城市或城市群;此外培育若干城區人口超100萬的中心城市和30萬-50萬人的中小城市。從而形成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人口佈局均衡合理的城市體系。
  而從以人為本出發,會議也強調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加強和創新城市社會治理等。
  當然,廣東也清楚認識到,我省常住外來人口近3000萬,人口市民化不可能把這麼多外來人口都吸納進來,因此必須立足在相當一個時期有大量外來人口在城市的實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也必須適應這種狀況,充分考慮外來人口生產生活和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的需要。要創造條件讓外來人口參與當地社會公共管理活動,增加外來人口對所在城鎮的認同和融入,促進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和諧相處。
  亮點解讀
  規劃:堅持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乾到底
  亮點:省住建廳將會同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在9月底前完成我省新型城鎮化規劃,並特別註重與珠三角全域規劃編製的銜接。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規合一,堅持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乾到底,剋服一任市長一版規劃的現象,切實提高規劃權威性。
  解讀:“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十分強調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和統籌作用,並堅持一張藍圖乾到底。”廣東省住建廳副廳長蔡瀛表示,加強和改進城鄉規劃,強化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是我省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和基本保障,推動城鄉規劃由擴張性規劃逐步向限定開發邊界、優化空間結構的規劃轉變,也是城鄉規劃的轉型方向。
  對於下一步工作,蔡瀛表示,要抓緊編製《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全域規劃》,加強城鄉規劃改革,推進“三規合一”,強化規劃的綜合調控和約束作用,健全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等工作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發展格局,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而據廣州市規劃局局長李明介紹,廣州市通過劃定全市統一建設用地規模控制線、建設用地增長邊界、生態控制線、產業區塊控制線,形成一張藍圖,通過在“一張圖”內統籌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範圍,實現發展目標、人口規模、建設用地指標、城鄉增長邊界、功能佈局、土地開發強度等“六統一”,切實解決了規劃“打架”問題,形成一張藍圖,充分發揮了規劃管控和引領城市佈局、保障經濟發展、保護生態安全的作用。
  土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同價同權
  亮點: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用途轉變和權益流轉審查管理制度。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深化徵地制度改革試點,落實多元化徵地補償安置機制。探索建立土地銀行,創新土地資源、資產、資本管理模式。嚴格控制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嚴格控制新區起步區規模。
  解讀:廣東省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侯學平表示,針對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廣東在2005年就有所嘗試並開始實施,可謂在全國開了先河。在順德、南海等地推行比較成功,但同時在各地推開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這與當地土地市場活躍程度、經濟基本水平和管理意識是否到位有很大關係。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從宏觀層面明確了改革方向,推廣動力將會更大。
  同時她強調,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對於規模的限制非常必要,比如“三舊改造”就是通過挖掘存量用地來實現嚴控新增用地的目的,對於粵東西北來說,也要嚴格控制新區規模。
  在會議小組討論中,汕尾市委書記溫國輝也表示,新型城鎮化建設不能一味大拆大建。他舉例,汕尾城區達到21平方公里以上,開發強度只有7.3%,“理論上不斷往外擴也有空間,但是我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進行沿海岸、鏈條狀、組團式新區規劃,依托海岸線上近20個鎮的原本基礎,進行‘一鎮一定位一特色一產業’規劃”。他表示,“合理利用原有的基礎和地方實際,而並非攤大餅、千城一面,我認為這才是新型城鎮化的特色”。
  資金:轉移支付掛鉤進城人口市民化
  亮點: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將常住人口的因素納入省級財政轉移支付中充分考慮。放寬市場準入,細化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建設運營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清單和項目庫,統一面向社會公佈。爭取成為全國首批發行市政債券試點省份,研究出台配套市政債券的發行管理制度和風險防控機制。未來5年省財政每年拿出不少於10億元,支持開展新型城鎮化發展重大專項工作和試點建設。
  解讀: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行長吳德禮表示,為解決城鎮化資金來源,主要考慮兩個渠道,一是通過政策性戰略性金融資源,二是發動來自市場的資金。
  他提到,作為投入重點,國家開發銀行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戰略性金融支持。國開行投入的80%-90%在城鎮化建設方面。今年4月,根據國務院要求,國開行成立住宅事業部,利用國家信用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提供大額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城鎮化建設,並且針對中間稅費要求全免,與財政部單獨內部核算。據統計,今年1至5月份,國開行累計放款1400多個億。
  不過他表示,享受政策性資源需要廣東省儘快搭建平臺對接。按照要求,國開行住宅事業部需要跟省際和省會城市平臺對接,不允許到市縣,如果省裡面平臺沒有搭建起來的話,地市沒法對接。
  另外,除了政策性戰略性金融資源以外,廣東還需要充分利用市場資金。吳德禮表示,城鎮化建設光靠財政撥款顯然是不夠的,廣東社會資金雄厚,要放寬準入門檻,通過基金、債券等各種方式把民間資本調動、集中起來支持城鎮化建設。
  數據文本:盧軼 肖文舸
  圖表:彭靂  (原標題:未來六七年推動1300萬人進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y29fycb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